药物热是什么?
药物热是因为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,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特点是发热在用药期间发生,停用该药后发热消失,并且经过仔细化验和检查后没有发现其他可能导致发热的原因。
药物热要看哪个科?
英文名称:Drug fever
别名:药物性发热
就诊科室:感染科、普通内科、儿科
药物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药物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多种原因,主要分为 5 大类,分别为:
药物超敏反应,是最常见的原因,如抗癫痫药物、米诺环素、抗菌药物、别嘌醇、肝素等。
药物改变身体体温调节导致发热,如甲状腺激素、三环类抗抑郁药、阿托品、抗组胺药、拟交感神经药等。
用药方式导致的发热:药物通过静脉、肌肉注射、皮下注射时,如果药物溶液被污染,或是药物引发静脉炎,或是局部注射部位出现炎症等可以导致发热。
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引发的发热,主要见于化疗药物杀伤细胞后,受损细胞坏死、溶解,以及引发的炎症反应均可以引起发热。
氧化磷酸化解偶联:主要见于水杨酸中毒使得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短路,导致产热过多和发热。
药物热常见于哪些人群?
药物热常常发生,所有人群都有可能出现药物热。使用药物多的老年患者和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的婴幼儿会比较多见。
药物热有什么表现?
药物热在用药期间发生,停用该药后发热消失,并且经过仔细化验和检查后没有发现其他可能导致发热的原因。
药物热的发生时间一般在给药后的 7~10 天,用药后到药物热发生的时间长短,不同的药物、不同的患者之间差异较大,短则 24 小时之内出现,长则多个月后出现。
发热的形式表现各异,可以是无其他不适症状的低热,也可以是有畏寒和寒战的高热。有些患者看起来病情严重,有些患者则看起来一般状况良好。18% 左右的药物热患者可出现皮疹。
药物热怎么诊断?
药物热通常是在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发热的原因后,停用可能导致发热的药物后不再发热,多数情况下药物热会在停用致热药物 72~96 小时内消退。再次使用该药物时,如果发热再次出现,则可确诊。如果患者在初次用药时出现过严重的超敏反应,那么禁止再次尝试使用该药物。
药物热怎么治疗?
治疗药物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停用可能导致发热的药物。如果患者在使用多种药物,一般先停用最可能导致发热的药物,如果发热持续,再逐渐停用其他药物,药物热会在停用致热药物 72~96 小时内消退。
药物热预后怎么样?
药物热的预后是好的,如果排除其他原因的发热,停用可能导致发热的药物后,发热多在 72~96 小时内消退,无明显后续问题伴发。以后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致热的药物。